秋日的甘肃环县,天高云淡,叠翠流金。从黄土沟壑间的公路隧道,到塔吊林立的职教园区,再到拔地而起的保障性住房……环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。机器轰鸣、车辆穿梭、焊花飞溅,成千上万名建设者正以“鏖战姿态”抢抓施工黄金期乾鑫配资,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进度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攻坚交通动脉 打通高质量发展“快车道”
作为交通运输部“十四五”公路发展规划重大项目,G341线华池至二十里沟口段公路的建设,对环县乃至整个陇东地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项目主线全长99.093公里,其中环县境内达36.724公里,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,设计时速80公里。
华二项目工程东老爷山隧道正在进行掘进作业(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
在第六标段施工现场,重型机械轰鸣不绝,土方开挖与填筑、桥梁桩基与墩柱施工同步推进。“标段全长23.8公里,需建设桥梁21座,全部处于黄土沟壑区,地质条件复杂,施工难度极大。”项目副经理李强介绍。面对土质松散、边坡陡峻等挑战,施工方投入516台(套)机械设备,采取拱形骨架支护、高强度混凝土浇筑等工艺攻坚克难,目前日均开挖土方4万立方米,完成桩基719根、墩柱376根,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。
展开剩余69%第五标段的东老爷山隧道则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。隧道全长1754米,穿越V级围岩黄土层,洞顶陷穴分布,节理发育,地质结构复杂乾鑫配资,安全风险高。施工现场负责人丁路波表示:“我们根据围岩情况动态调整工艺,采用中隔壁法、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等先进工法有序掘进,对浅埋段实施地表注浆加固,并建立了远程智能监测系统,实现全天候高精度管控。”截至目前,隧道左线掘进705米,右线掘进525米,预计2026年5月实现贯通。
该项目建成后,将彻底打通国道断头路,有效连接陇东东西向运输大通道,显著改善陕甘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,不仅极大提升区域路网效率,更将为环县资源外运、旅游开发、产业协作和经济转型提供强大支撑。
夯实民生根基 织就幸福生活“保障网”
教育是民生之基,住房是民生之要。在环县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现场,塔吊挥动长臂,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装修、管网铺设和道路硬化作业。据项目负责人牛等强介绍:“一期项目装饰装修已完成80%,二期单体主体全部封顶,二号宿舍楼和看台正进行基础施工,总体进度符合预期。”
环县职教园项目建设现场(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
环县职专作为全县唯一的职业院校,近年来因招生规模扩大、学科增多,教学空间不足问题日益凸显。总占地243.05亩的职教园区建成后,将彻底改善办学条件,优化专业布局,计划于2026年年中竣工,秋季入学实现整体搬迁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。
与此同时,南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也驶入“快车道”。八栋住宅楼主体结构平均完成60%,标准层正快速建设,地下车库主体也完成60%,柱网和顶板轮廓已然清晰。项目经理周伟男说:“我们坚持住宅与配套设施同步建设,近期正全力冲刺主体全面封顶,后续将高质量推进装饰装修与安装工程,确保早日建成投用,让群众圆梦安居。”
这些民生项目紧密围绕群众关切的实情,建成后将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完善住房保障体系,切实增强民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强化服务保障 全力护航“秋季攻势”
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,是环县县委、县政府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。今年以来,环县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,深入开展季度调度推进,建立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个专班、一抓到底”的推进机制。
环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,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用地审批、资金筹措、材料供应、环境保障等难题;发改、住建、交通、自然资源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,简化流程、压缩时限,强化施工用水、用电、用料等要素供给;督查部门则对项目进度实行“周跟踪、月通报”,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。
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、加强过程管控、破解瓶颈制约,环县有效推动了重点项目早开工、早建成、早见效。当前,各参建单位正抓住秋季施工有利时机,上足机械人力,延长作业时间,持续掀起大干快上的热潮。
秋光正好,攻势正酣。环县以“秋季攻势”为抓手,正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乾鑫配资,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。随着交通大动脉的持续打通、民生短板的加快补齐,环县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充沛,民众生活也将更加美好。(乔洁)
发布于:北京市盛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